《周易智慧与法律之道:洞察胜负,明辨是非》讲座

发布时间:2025-09-04

9月1日,北京霆盛律师事务所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盛宴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二级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谭德贵教授亲临现场,呈现了一场主题为《周易智慧与法律之道:洞察胜负,明辨是非》的精彩讲座。

1dd9a695245a55881071c6ee53adc44.jpg

谭德贵教授毕业于山东大学,在周易研究领域造诣深厚精深。他幼承家学,传承易经数术体系,长期致力于学术易经研究,融会贯通“道”“器”“术”之精要。四十余年来潜心深耕数术文化、易学哲学及中西哲学思想比较研究,是国内当之无愧的易学领军学者。近十几年来,谭教授出版多部易学专著,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数十篇易学与数术学相关论文。

讲座中,谭德贵教授以《周易》的基本原理为起点,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与智慧。他指出,尽管《周易》成书于古代,但其倡导的“不易、变易、简易”三大原则,对解读现代法律体系具有深刻启示。

论及“不易”原则时,谭教授结合中国传统法律发展脉络,援引唐代律典平均沿用近五十年、《大明律》施行长达三百年等例证,强调法律应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稳定,这与《周易》中事物相对恒定性的观点相呼应。他提醒法律从业者,处理案件时必须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与稳定性,不可随意更易规则。

对于“变易”原则,谭教授通过梳理中国历代法律宽严演变——如汉初废除秦朝苛法、两宋因社会动荡转向重典——阐明法律需随社会生活发展及时调整。这一动态视角使在场律师领悟到,实务中应关注社会变迁,灵活运用法律以适应多元案情。

而“简易”原则则深刻塑造了中国法律演进轨迹。谭教授以历史纵深展现其影响:从夏商律令繁杂,到汉代法律条文膨胀至“文书盈于几阁,典者不能遍睹”,直至西晋《泰始律》大刀阔斧删减条文,昭示中国法律日趋简约化。他借此启示法律工作者,处理复杂事务时应抽丝剥茧把握核心,化繁为简提升工作效能。

讲座过程中,谭德贵教授结合鲜活案例,生动阐释了周易智慧如何赋能法律实践,助力法律人洞悉案件潜在脉络,明辨是非曲直。在场听众沉浸其中,凝神聆听,不时提笔记录精彩洞见与深刻体悟。讲座结束后,大家纷纷表示获益匪浅。一位律师感慨:“以往专注于法律条文本身,今日聆听谭教授讲座,方知周易智慧能为法律工作打开全新视角与思维路径。今后处理案件时,我将尝试运用这些理念,或可探寻更优解决方案。”另一位年轻律师亦表示:“此次讲座极大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,令我深刻领悟法律与传统文化间竟有如此紧密联结。我将深入学习研究,将周易智慧融入日常工作之中。”

此次讲座不仅为北京霆盛律师事务所的成员们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,更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融合的深度探索。相信在未来的法律实践中,他们定能从周易的智慧宝库中汲取丰厚滋养,以更高的专业素养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。

上一篇:争议解决法律服务

下一个:没有了